“助学•筑梦•铸人”主题征文选登(1)
我若盛开,清风自来
二十年前,用一声嘹亮的啼哭向这个世界宣告自己的存在。多年来一直缠着妈妈问,那一天有没有发生什么特别的事情,比如天边出现了一道绚丽的彩虹,天边响过一道雷,抑或是村里哪家的鸡多下了一个蛋,都能让我觉得我跟别人是不一样的。虽不是踏着五彩祥云而来,我到底还是特别的。
十三年前,背着书包牵着妈妈的手走进小学校园,然后回头望着妈妈离开,那个年纪大约是没有朱自清《背影》里的深情,也没有龙应台对于目送的理解的。只是隐约想着,早上被妈妈催着少吃了个鸡蛋,中午回去那个鸡蛋可还给我留着?家里的小灰会不会想我之类的。我盘腿窝在教室的凳子上用手托着下巴,换在今天可能是深沉的思考,而在当时却迎来了老师的教鞭。感受着疼痛的同时,第一次体会到了规则与约束力。那也是第一次“梦想”一词映入我的脑海。什么是梦想?当时的我甚是懵懂,还不理解梦想的真正含义,只是有一种强烈的愿望,想要自由,飞鸟一般张开翅膀搏击苍穹。
十年前,父亲去世。那一刻,我抬头望着天空,想着林海音《城南旧事》里最后一句话“爸爸的花儿落了,我已不再是小孩子”。我知道,我的童年也伴随着爸爸远去了。所有的泪水在那一天流干,所有的怯懦在那一天磨尽,所有的对童话故事的憧憬在那一天化为泡影。一夜之间长大,我成为妈妈的支柱,成为哥哥的帮手,成为自己心里认为的那个“懂事的大人”。于是我真切地感受到,其实我想要的不仅仅是简单的自由,而是独立,是强大,是成功,是能够给大家带去温暖。
从六年级开始,我就一个人到乡里的学校上学。身体不好,妈妈不放心我住校,在校外给我租了一间房,但是她没时间照顾我,只有我一个人在那间没有房东只有老鼠的房子里默默地呆了四年,每个星期五回家,星期天又自己背着书包踏上返校的路,第一次有了背井离乡的感觉。一个人在外求学是不容易的,尤其对一个什么都不会的小女孩来说更是一个天大的挑战,我只能说,那四年我很幸运,遇上了我认为对我这辈子影响深远的老师,遇上了友好的同学,遇上了热情的异地邻居,才让我那般安稳地渡过了人生当中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四年。那四年,在我人生当中绝对是一笔最宝贵的财富,也是那四年,我踏出了人生当中最重要的一步,为我的梦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年前,满怀着骄傲与自豪踏进心仪已久的高中。我觉得,我离自己的梦想越来越近,触手可及。感觉自己即将飞翔,只待羽翼丰满。三年里,经历无数的欢喜与悲伤,渐渐明白,原来有些事情不是你想了就能够,不是努力了就能得到的。也更加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所有,懂得自己的好与不好。用三年的时间铸造一个梦,三年之后,梦成了现实,我坦然接受。
高考前的那段时间大家的情绪都很不稳定,每个同学都在担忧怎样才能考上重点大学,而我考虑的却是如何才能活下去,因为我生病了。我没有告诉任何人我生病了,独自承受着病痛的折磨和内心的煎熬,实在撑不下去了就跑到后操场大哭一场,然后抹干脸上的泪水笑着走进教室。高考之后,同学们都结伴出游,而我只能笑着拒绝他们的邀请,转身走进医院的大门。
一年多前,我躺在医院的病床上。在黄山市住了将近半个月,又转到上海,那段日子简直就是噩梦。繁华的都市在我眼里毫无诱惑力甚至毫无生气,有的只是白大褂,药水瓶和各种检查的仪器。有时候晚上躺在病床上我会跟自己说“算了吧,真的太痛苦了”,然而睁开眼看见窗外的阳光又会不甘心,就那样放弃怎么对得起自己所受的苦,怎么对得起藏在心底的梦想。第二天的检查依旧恐怖,又如头一天一样我还是咬着牙坚持了下来。手术之前,我给哥哥发了个短信,我说,要么死要么活,半死不活的日子我不想再过;我说,如果医生在手术当中出来跟他说“对不起我们尽力了”,那么就无偿捐献我的眼角膜。哥哥送我去手术室的路上,我睁眼看了看上海的阳光,很美,我在心里跟自己说“太阳很美,你一定要再次享受这美好的日光浴”,麻醉之前我跟主导医生说“医生,加油”,医生笑了,我也笑了,在我闭上眼睛睡觉之前我笑了,安心地进入梦乡。有人说,梦想就是做梦的时候想到的东西。在梦里,我看到了未来的自己,如自己期望的那个成功的自己。很幸运地是,手术很成功,我能再次看见那片蔚蓝色的天空,可以再次怀揣梦想勇往直前。
一年前,我第一次踏进安庆师范学院时,踌躇满志,热血沸腾,有无数的想法需要诉说,有无数的计划打算实施,有无数的目标等待实现。老师问我想要如何度过自己的大学生活,我毫不犹豫地说:“读书,交友,工作,成长。”短短的八个字,说出来不到一秒钟,做起来却是如此长远而艰难。
时光匆匆,岁月如白驹过隙悄然在指间溜走,转眼我已由大一新生化身大二学姐。回首过往一年,似乎有所成就,又好像虚度了光阴。我的确如自己计划得那样,每天认真上课,虔诚地犹如高中生,早晨6:30,闹钟准时响起,起床,洗漱,简单吃过早饭就奔向课堂,备课、听课、复习功课,写作业,晚自习总是在教室里坐到10点半。有时候我会想这是不是大学?为什么我觉得自己还是像高中那么忙。然而,我见到过安师院清晨的太阳,也看到了安师院深夜的星光,这样的学习生活,就是我所追求的人生。我每天认识新的朋友,不知不觉就有了很多交际圈,不分专业、不分年龄、不分性别,我喜欢跟各种各样的人交朋友,从他们身上可以看到自己的不足,可以学到很多人生的哲理。周末出去兼职,促销、发单、家教,能做的都做过,挣得一点小钱可以开心很久,兼职做的越来越多,对职场也有了一些了解,对于未来就有了更清晰的规划。也的确,自己真的在成长。一年时间的锤炼,磨了初来的豪情壮志,但自己真的在成长,慢慢地学会沉淀,不盲目追求,不急功近利,更倾向于独立思考。这时候我才真切的体会到,做自己喜欢的是多么幸福的事情,才更感谢身边所有的美好。
以前走在街上,因为身体的缺陷,常常都是低着头,怕看到路人异样的眼光,今天,我可以自信满满,抬头挺胸。有人张望,我会45°仰望,笑着跟他说一声“你好”。我记得有一次我问我最好的朋友:“如果我不是现在的我,生活是不是会更好?”她说:“如果你是另一个人,也许她就变坏了,也没有这么多人喜欢她了。”我很庆幸自己经历了这么多的事情,因为这些事情我才更成熟更独立更都得生活的艰辛,才会更加勇敢地面对任何的困难和挫折。如今我开朗,我自信,我成熟,我独立,我正在使自己变得更强大。
易术曾问:“没有梦想,何必远方?”没有梦想,如何去奋斗?没有梦想,如何有成就?我很庆幸此刻我依然有梦,我很开心如今我还在为我的梦想拼搏。大一的暑假,跟同学组建团队参加“三下乡”,这一次,我们都付出了百分百的精力,去上海考察,人生地不熟,几个人互相鼓励,最终的成绩已经不重要,合作、坚持、拼搏、感恩,这些我们已经学到。经管院记者团成立不久,我是第一届的成员,淘汰制让我感到很有压力,我怕自己做的不好惨遭淘汰,觉得丢人。采访、写稿、跟着学姐学习,每一个环节我都表现得十分积极。如今,身为记者团的负责人,我深知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会对新成员有所影响,所以更加约束自己,对自己的要求更加严格。记者团成立第二届,制度仍未完善,很多事情都不知道该怎么做,只能靠着团员的共同协作,一步一步发展。我很高兴我正在以自己喜欢的姿态朝着目标前进,也很高兴离自己预想的样子越来越近。身处这个时代,梦想被打上了时代的烙印,被贴上了国家的标签,中国梦很大,个人的梦想又太小太小,然而青春梦也是中国梦,青春正是追寻梦想的一段旅程,每一段青春梦汇集起来成就了国家的发展和壮大。
喜欢在书桌上摆一盆花,天晴时带它出去晒晒太阳,感受着微风徐徐,跳跃着八个字:你若盛开,清风自来。
我若盛开,清风自来。我的青春,经过一段迷茫期,走上一条奋斗路,静待花开落果,坐享清风。
曹曦,女,安徽歙县人,经济与管理学院2013级财务管理3班学生。现任经济与管理学院记者团团长,曾获得“挑战杯”院三等奖,暑假三下乡“先进个人”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