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凌男同学是经济与管理学院2008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2班学生,自幼父母双亡,但她自强不息,励志成才,获评我校“2011年度校园十佳青年”,连续三年获国家励志奖学金,在校期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今年成功考取浙江工商大学国际商务专业硕士研究生,被同学们誉为“一枝不畏严寒,绽放在阳光下的梅花”。
2012年6月12日上午,经济与管理学院党总支书记李亦亮一行专程深入学生宿舍看望和慰问唐凌男同学。李亦亮同志高度肯定了唐凌男同学不怕困难、战胜困难、敢于胜利的精神,认为她的精神值得经济与管理学院广大师生学习,是学院励志成才的典范,是学院毕业生当中优秀代表。他还对唐凌男同学顺利考取研究生表示衷心祝贺,勉励她继续直面困难,续奋发图强,继续勇往直前,继续阳光生活,努力成为一名品学兼优的优秀研究生,并表示经济与管理学院将会持续关心、关注唐凌男同学的成长和发展。唐凌男同学对她在安庆师范学院学习期间学校领导、学院领导和广大师生的关怀、关心、关爱表达了深深地感谢,认为自己在安庆师范学院学习生活是幸福的,表示一定不辜负母校老师的培养和期望,会时刻带着感恩之心上路,会更加勤奋学习,用优异的成绩来回报母校、回报老师、回报社会。
唐凌男同学是安庆市宿松县人,父母离世后与年迈的奶奶相依为命。初中毕业那年,她虽然考取高中,可是贫穷的家庭环境使她别无选择,只好噙着泪水离开了校园,到上海、杭州等地服装厂、电子厂打工,用稚嫩的肩膀跳起了养家糊口的重任。家庭的不幸、经济的穷困、工作的繁重、生活的孤独没有让她丧失求知的欲望,相反在她的心灵深处一直有一个不灭的声音在呼唤“我要上学”。工作之余她坚持自学,并尝试撰写稿件。她在《杭州日报》上发表的题为“我的家”的文章,表达了自己作为一名在异地他乡打工的少年渴望重返校园的欲望。《杭州日报》以整版篇幅报道了她的不幸和与命运抗争的不屈不挠精神。她的不幸、她的坚强、她的求学心愿在杭州市民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在《杭州日报》、杭州民和宿松县教育局的关怀和帮助下,她回到了梦寐以求的家乡,再次坐到梦想的教室里,继续了停滞三年的中学学习生活。
唐凌男同学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2008年6月份终于顺利地走出了高考考场,考入我校经济与管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由一个身处异地他乡的年幼的打工妹变成了漫步在大学校园里的莘莘学子。学校领导对唐凌男同学在我校学习、生活高度重视。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殷红同志曾专程到学生宿舍看望唐凌男同学,勉励她珍惜在校学习机会,鼓励她励志成才。校党委委员、副院长汪时珍同志要求经济与管理学院要多方面关心和帮助唐凌男同学,让唐凌男同学在我校这个大家庭里能快乐成长。
经济与管理学院领导和广大师生对对唐凌男同学给予了多方面关怀,学院为她提供了勤工助学岗位,在困难资助方面予以了倾斜,学院领导和辅导员老师经常和她交流谈心,鼓励她战胜家庭困难,让她感受到了学校大家庭的温暖。
唐凌男同学在我校学习期间积极要求进步,学习勤奋刻苦,工作认真负责,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她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获评为“安庆师范学院2011年度校园十佳青年”称号;多次获得学校一等、二等专业奖学金和“三好学生”荣誉称号,并连续三年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大二学年一次性通过了国家英语四、六级考试,并取得了国际商务单证员资格证书。唐凌男同学懂得感恩社会,在校期间热心社会公益,无偿参加献血活动,尽自己绵薄之力回报社会。尽管家庭经济穷困,但唐凌男同学志存高远,攻难克艰,毅力坚强,她报名参加了2012年硕士研究招生考试,一举以优异的成绩考上浙江工商大学国际商务专业硕士研究生。
鲁迅先生说过:上人生的旅程罢,前途很远,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面前才会有路。要相信面前一定会有路,而且是通向光明的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祝愿唐凌男同学和广大毕业生,在学习和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开拓进取,征服难关,勇攀更高的山峰!
附:唐凌男在宿松县关工委举办的捐赠仪式上作为受助学生代表的发言
受助学生唐凌男在捐赠仪式上的发言
http://yzuxue.858.org.cn/Html/axzx/082427213.html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总、各位爷爷:
大家好!此刻,我心里很激动,也很庆幸。正是因为有了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帮助,才使我能由一个父母双亡的孤儿变成被社会关注的对象,由一个身处异地他乡的打工妹变成即将迈入大学校门的学子。今天,怀着一颗充满感激的心站在这个演讲台上,我要衷心感谢宿松县关工委、宿松县教育局高局长及其他领导对我的关心,衷心感谢九姑中学的各位老师的精心培养,衷心感谢《杭州日报》及一位名叫徐工宁的杭州市民的帮助。我还要衷心感谢像台下的各位领导、各位老总、各位爷爷一样关注我,支持我的热心人。
我是一个很不幸运的女孩,在我的生命还只是刚刚开始的时候,父亲便离我而去,接着母亲改嫁。初中毕业那年,我虽被程集中学录取,可是贫穷的家庭环境使我别无选择,我噙着泪水离开了校园,开始了人生的又一苦难旅程。我背起行囊,加入农村务工大军的行列,成为一名打工妹。流落他乡的三年打工生涯并没有消磨我的意志,“我要读书”的信念始终支撑着我。我不再用泪水来谱写我的生命之歌,我懂得了珍惜并感激身边的一点一滴,感激生活给予我的每一次机遇。每天走在汹涌的城市人流中,我时常会怀念学校里的生活,我多么希望能够像同龄人一样在那美丽的天堂接受知识的浇灌啊!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向《杭州日报》投了一篇文章,题目叫《我的家》。在那篇文章中,我讲述了自己的苦难身世,表达了一个在别人眼里似乎很平凡的愿望——重返校园。《杭州日报》随即以整版的篇幅报道了我的情况,并在杭州城引起了反响。当看到自己的经历被印成一行行铅字时,我发现自己的心在猛然跳动。这时杭州热心市民和宿松县教育局高局长向我抻出了援助之手。让我回到了梦寐以求的家乡,有机会再次坐到梦想的教室里。
永远也忘不了2005年9月1日,在县教育局领导的护送下,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迈进了九姑中学的大门。我庆幸成为一名由县教育局领导护送入学的“特殊”学生,在他们妥善安排好我的学习与生活以后,望着他们远去的背影,我再也无法控制住自己,一行热泪顺着我的脸颊流了下来。每年的元旦,我都会收到一张来自县教育局的贺卡,透过那一行行充满关爱的文字,我仿佛看到了他们那和蔼可亲的笑容。
在九姑中学的三年培育下,今年6月份,我满怀信心地踏入了高考考场。高考成绩出来,我考了五百四十多分,被安庆师范学院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录取。金榜题名本是人生的一大喜事,但由于高额的大学学费和生活费,它对我来说却是喜中带忧。正当我为生活的艰辛而陷入沉思时,是你们——宿松县关工委和珠三角地区宿松籍企业家轻轻地叩响了我的心扉,让我看到了希望的灯光。你们给予我的不仅是经济上的援助,而且也是心灵上的慰藉。你们的支持与鼓励将会成为我前进的动力,促使我有更大的勇气去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
正是因为社会各界的关注与帮助,正是因为那颗感恩的心,让我支撑到了今天。我又顺利地迈过了人生的一道坎。心有多高,舞台就有多宽。我相信在以后的人生旅程中,我会表现得更出色,因为有感恩伴我同行!
也许有人会问究竟什么是感恩,那么我会借用艾青诗人的一句话:请问开花的大地,请问解冻的河流!
春水,涨满小溪,小溪学会感恩;潮头,亲吻海港,海港学会感恩;野花,给山崖秀丽,山崖因此感恩;嫩叶,给老树生机,老树因此感恩。拍响蓝天的是雄鹰,镀亮大地的是秋色,天也感恩,地也感恩,自然界的万物尚且如此,更何况作为万物之灵的人呢?
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更何况我们得到的不是一滴水,而是一片汪洋。我们会时刻带着感恩之心上路,我们要更加勤奋学习,用自己优异的成绩来回报所有关心、帮助过我们的好心人。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