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上午,“学习红色文化”实践团赴安徽省安庆市独秀园开展了实践活动。活动过程中实践团成员们参观了独秀园,近距离地了解了陈独秀先生波澜起伏的一生,并对独秀园的相关红色文化进行了深入调研,感受红色精神,学习宣扬红色文化。
在园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刻有“独秀园”三个大字的石门,接着便看见石头刻成的⟪新青年⟫杂志,这是由陈独秀先生创办的中国第一份具有影响力的革命杂志,在五四运动期间起到了重要作用。在陈独秀先生的墓前,实践团成员们集体鞠躬,对陈独秀先生的敬仰之情油然而生。

纪念馆中,悬挂着一副陈独秀先生书写的对联——“行无愧怍心常坦,身处艰难气若虹。”这是他在四川江津的陋室中写下的,这位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无论是身居要职,还是身处陋室,他始终保持气节,把民族和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学习组作《如何研究中共党史》讲话时肯定了陈独秀:“陈独秀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将来我们修中国历史,要讲一讲他的功劳。”
实践团成员们来到浮雕《惊雷》前。这座浮雕以汹涌澎湃的长江波涛为基调,壮观气派,一是寓意陈独秀先生波澜壮阔、曲折非凡的一生;二是寓意先生一生始终与长江结缘,滚滚东去的长江之水为先生作证。先生壮烈雄伟的一生都与这条民族之河共荣辱。
实践团成员们表示,令他们印象最深的是纪念馆二楼的陈独秀雕塑。他向楼下的百姓分发红色报纸,宣传进步思想。墙上的动画投影给了我们一种跨越时代和那个年代的觉醒者对话的感觉。实践团成员马珺洁表示,“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我们应当树立远大理想,牢记使命初心,大胆创新,锐意进取,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为民族复兴大业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陈独秀先生说过“青年最好的时代,青春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这句话描绘了青年有活力有朝气的一面,青年时期是人最美好的时期,青年对于社会有着重大的责任,社会的进步与创新都离不开青年的力量。一天的考察,也进一步激励了实践团的成员们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努力学习,报效祖国。(撰稿:徐静雯、龚振峰;摄影:杨凯珊、马珺洁;审核:周毅)